安徽万事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

新闻资讯

2023-11-12 11:33

未来五年如何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?

分享到:

近日,交通运输部、国家铁路局、中国民用航空局、国家邮政局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印发《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》(简称《枢纽规划》)。

《枢纽规划》是落实《交通强国建设纲要》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》关于“构筑多层级、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”任务的第一个5年专项规划,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里程碑意义。


发展目标

至2025年沿海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>90%,新建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换装1小时完成率90%,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接入率 80%,新建综合客运枢纽至中心城区半小时可达率90%,新建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距离300米以内


展望2035年

一体融合、便捷顺畅、经济高效、开放互联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基本建成,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,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集聚辐射作用明显发挥,枢纽港站实现旅客联程运输更加便捷顺畅,货物多式联运更加经济高效,枢纽经济发展成效显著,有力服务“全国123出行交通圈”和“全球123快货物流圈”,为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有力支撑。


为何要制定?

综合交通枢纽是综合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,是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和一体化组织的主要载体,在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、优化运输结构、提升多式联运发展水平、加快交通运输转型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。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,在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、《交通强国建设纲要》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》中,均对建设多层级、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进行了部署,并将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列入“十四五”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予以推进,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,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

“十三五”期,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完善政策措施,扎实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,取得积极成效,枢纽布局逐步完善、功能不断拓展、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,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,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,仍存在着短板和薄弱环节,主要体现在功能布局系统性有待增强、设施建设一体化水平不高、网络化服务能力有待提升、创新驱动与融合发展不足等方面。《枢纽规划》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推进“十四五”期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。


有哪些特点?

《枢纽规划》注重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和战略导向相结合,具有注重“三位一体”、突出“四化”导向、强化“多方”协同三方面突出特点。根据枢纽集群、枢纽城市、枢纽港站“三位一体”建设需求,《枢纽规划》提出相应发展目标,并单列“推进枢纽多层级一体化发展”一章,就“三位一体”建设的要点、任务、路径进行细化部署,增强了规划的指导性和系统性。

针对枢纽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,《枢纽规划》提出了“一体化、集约化、人文化、复合化”的发展导向,并在发展指标、重点任务、专栏中进行相应部署,进一步提升枢纽体系发展质量。枢纽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方方面面,《枢纽规划》制定过程中,实现了多部门共同参与、共同研究、共同编制;在实施过程中,注重引导部门横向协同、央地纵向联动;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,注重发挥企业力量,满足市场需求。

下一步,交通运输部、国家铁路局、中国民用航空局、国家邮政局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将强化部门协同和央地联动,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,以完善标准、规范、政策、法规等为保障,细化实化举措,推动《枢纽规划》实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。


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院长杨文银谈《枢纽规划》:

统筹“三位一体”实现整体优化

一是针对“一体化衔接综合客运枢纽不足30%、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货运枢纽占比不足30%、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不足60%”问题,以“统一规划、统一设计、统一建设、协同管理”为原则,创新性地提出了发挥主导运输方式在枢纽港站功能布局、换乘换装设施设备配置、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主体作用,推进枢纽港站内各种运输方式,枢纽港站与集疏运体系、连接系统一体融合发展。

二是针对“枢纽城市辐射能级有待提升”问题,以“内畅外联”为建设导向,提出了要准确把握枢纽城市功能定位,强化对外交通联系及城市内外衔接,统筹推进枢纽港站及集疏运体系、连接系统合理布局与建设。

三是围绕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,以“开放协同”为建设导向,加快提升枢纽集群全球互联互通水平和辐射能级,促进集群内各城市分工协作、资源共享。


● 加强“三类服务”

一是支撑出行服务便捷顺畅,推进国际客运网络互联开放,促进国内客运网络服务提质和加快联程联运发展,提升旅客出行全链条服务的便捷程度。

二是推动物流服务经济高效,推进国际物流供应链网络联通全球,推动国内物流网络高效发展和加快全程物流链发展,提高物流供应链体系安全性、开放性、可靠性。

三是针对冷链物流、应急物流、危险化学品运输、电商快递、定制客运、旅游客运等专业化服务需求,因地制宜完善枢纽配套设施,增强专业化服务功能,提高专业化服务供给质量。


● 落实“三大方向”

一是加快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化升级,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信息服务平台,推动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升级,加快发展智慧综合货运枢纽。

二是增强综合交通枢纽安全保障能力,提高综合客运枢纽和综合货运枢纽安全应急管理水平。

三是推动综合交通枢纽绿色低碳发展,打造绿色综合客运枢纽,推动综合货运枢纽绿色化发展。


● 促进“站产城”融合

一是加速综合交通枢纽转型发展,推动综合客运枢纽向城市综合体转型、综合货运枢纽向物流集聚区转型发展。

二是推动“枢纽+”产业深度融合,开拓临空经济发展新空间,发展邮轮经济与临港经济,培育临站经济新业态。


结语

“十四五”时期是交通运输完善设施网络、精准补齐短板的关键期,促进一体融合、提升服务质效的机遇期,深化改革创新、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,推动综合交通枢纽高质量发展,将为交通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。




上一篇:欧美港口堵堵堵,洋山港创造奇迹
下一篇:暂无